中美洲小國哥斯達黎加又再度挑戰"沒有使用化石燃料發電"的日子了,在今年6月16日至9月期間,哥斯達黎加有連續長達76天的時間,完全沒有使用化石燃料發電,100%仰賴可再生能源供電。隨著沒有化石燃料日子的持續增加,這個中美洲小國又再添上一筆讓他國另眼相看的功績。
這并不是哥斯達黎加第一次達成全可再生能源供電的成就,2015年時,哥斯達黎加就曾有長達75天的時間,完全沒有使用化石燃料發電,而2015年全年未使用化石燃料供電的天數總和,更是達到了299天。因此這次為哥斯達黎加近兩年以來,第二次連續近3個月全然使用可再生能源發電,這次的紀錄也使哥斯達黎加今年紀錄保持日增加至150天,且到年底前數字可能還會持續上升。
根據哥斯達黎加國家能源控制中心(CENCE)數據指出,6月16日為該國電網今年最后一天使用化石燃料發電的電力,從那天起,哥斯達黎加的電力便全來自水力發電、地熱能、風能與太陽能,其中,以8月單月來說,水力發電就占了所有電力供應的80.27%,地熱發電廠貢獻了約12.62%的電力,風力發電占了7.1%,而太陽能發電則是0.01%。
此外,2015年哥斯達黎加的整體電力輸出中,水力發電、風力發電、太陽能發電、地熱能發電與生質能發電等可再生能源發電量,一共占了98%,而天然氣與廢熱回收發電則是占了1.8%。
哥斯達黎加在舍棄化石燃料發電上的彪炳功績,對大多數國家來說,恐怕還是望塵莫及,哥斯達黎加之所以能全依靠可再生能源供電,主要還是來自于國土相對較小的天生優勢,其國土面積僅約5.1萬平方公里,而人口數僅490萬,人口數量少、能源使用量上當然也相對較少。另外,哥斯達黎加并非以能源需求較高的工業或制造業為主的國家,國內產業主要為觀光業與農業,經濟結構不同,能源需求自然也不像工業國家那么高。除了上述原因之外,擁有豐厚天然水力資源與充沛季節性雨量的優勢,也大大推了哥斯達黎加一把,使該國可再生能源發電大多來自境內4座水力發電大壩。
盡管在可再生能源發展上已有一定進展,但哥斯達黎加不因此而停下腳步。經過6年的建設,由哥斯達黎加國家電力局(ICE)負責運營的大型水力發電計劃"Reventazón"將于9月底并網上線,其水力發電大壩的5座水力發電渦輪發電容量總共為305.5MW,足以供電約52.5萬戶家庭。
充分善用資源優勢的哥斯達黎加,屢屢打破自己創下的驚人紀錄,待Reventazón水力發電大壩與其他籌備中的可再生能源發電計劃上線后,或許哥斯達黎加距離全年365天不使用化石燃料發電的日子就不遠了。